名家画廊丨八大山人,名朱耷,善画山水和花鸟。风格笔情恣纵,不构成法,苍劲圆秀,逸气横生,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。因为喜欢军史的缘故,《叱咤风云36位军事家》这本书陪伴了我20多年。
书中详细介绍了以毛泽东、周恩来、邓小平等为代表的领袖和将领们的戎马生涯及赫赫战功,真实再现了36位军事家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的不可磨灭的功勋。每一次读罢掩卷而思,脑海闪现的不仅是那些惊天地、泣鬼神的英雄故事和动人篇章,更多的是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浓烈的爱国情感而感动,为其背后支撑的坚定信仰和忠诚担当而敬仰。
他们的军事生涯相互交织,又各有千秋,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苦难中铸就辉煌,用热血、激情和奋斗把所有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,在中国革命史上演绎了跌宕起伏、浓墨重彩的华美篇章。人们常说,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。每当我们仰望历史星空,寻觅英雄的精神发源地,总能发现军人的杰出代表在星空中熠熠生辉。在阅读此书过程中,一直有三个关键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。
从36位军事家革命历程来看,他们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,他们辞别家庭、放弃舒适,不要高官厚禄,跋山涉水乃至远渡重洋,也要加入党组织。而且,从加入共产党那天起就面临迫害甚至杀戮,亲人受到牵连甚至付出生命代价。但是,他们掩埋好战友的尸体,擦干身上的血迹再出发,一往无前。要问为什么?我想,除去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和主义便无法解释。那是什么信仰呢?不难理解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,解救普天下劳苦大众的信念,是有志青年救亡图存的理想。他们用坚定行动告诉和影响周围黎民百姓:共产主义就是要打土豪、分田地、建立工农武装割据,阶级斗争闹革命就是要解放老百姓。朴实的理论如涓涓细流汇入百姓心底,使得中国革命从一开始便有了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。
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,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。而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,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”。人生最幸福的事,莫过为理想而奋斗!我相信,这些革命前辈当年入党的时候,一定是读到了这样的话,并且终身践行、矢志不渝。朱德元帅入党前是滇军的旅长,他舍弃高官厚禄,寻求救国救民真理,历尽千辛万苦跑到德国入党。贺龙元帅入党前是国民党的军长,在中国革命最低潮的时候,在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情况下,毅然加入共产党。他说:“我这一辈子就交给共产党了”。陈毅元帅坚持南方八省革命斗争3年,当时的情况是留下就意味着牺牲,瞿秋白、何叔衡、毛泽覃等全部都牺牲了,他抱着必死的决心顽强战斗。《梅岭三章》就集中反映了其坚定的信仰和追求。“投身革命即为家,血雨腥风应有涯。取义成仁今日事,人间遍种自由花”。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坦然面对敌人的杀戮,慷慨就义,临死前写下《可爱的中国》,“朋友!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。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······”一大批革命先辈无一例外都是因爱国而寻路、因真理而信仰。上世纪的中国二、三十年代“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又产生巨人的时代”,数风流人物,一时多少豪杰,因共同的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聚合在一起,点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,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成燎原之势。
西方一位哲人说过,“灵魂失去了庙宇,雨水就会打在心中”。什么是“灵魂的庙宇”?那就是信仰。没有信仰,精神便会空虚,灵魂便会丧失。当下,思想的多元化不断冲击着广大官兵,个别同志甚至在被“围猎”中迷失方向、误入歧途、酿成大错。因而,越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,越要坚定信仰,越要坚守初心,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那股浩然之气和家国情怀,让它如火,让它如光,让它照亮每一个“四有”新时代革命军人心中那份灵魂担当以及对党、对国家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。天下之德,莫大于忠。军人最重要最可贵的品质是忠诚,是号令意识和服从意识。真正的中国军人即使是受到苦难,在生死关头也不会背叛党和国家。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,始终初心不改,对党忠诚,在逆境面前,他始终乐观向上,在隐忍和等待中争取为党、军队和国家工作的机会。彭德怀元帅的忠诚,体现在服从大局坚守井冈山,危难之间出任西北野战军司令,毫不犹豫出兵朝鲜。从1928年在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,到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,所有战役全部参加,一个不落。徐海东大将,面对党中央发来的借款2500元的信件,大笔一挥从仅有7000元中,拿出5000元送给中央,可谓是雪中送炭,对党一片赤诚之心可见一斑。
新中国一号烈士证获得者段德昌,因肃反被杀害,临死前讲了三句话:“第一句,洪湖人民很苦,革命胜利了不能忘了他们;第二句,革命生涯很苦,临死前想吃碗粉蒸肉;第三句,队伍上还缺少弹药,不要用子弹,留下一颗子弹去打敌人”。至今读来,不禁热泪盈眶、感慨万千,蒙冤临死前还想着劳苦大众,想着组织和队伍,如果不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,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,是难以做到的。当然,还有无数的忠诚者,无数的革命先辈为革命献身。今天来看,大多数的革命者没有赶上评功评奖、佩戴勋章,但是革命胜利果实是他们播下的种子,他们许多人的名字都未曾被人记住,但是他们创造的事业却长存。任何民族都需要英雄,而英雄常常具有悲壮意味,播种但不收获。可谓是不求人生显赫,只为人民幸福。新时代的革命军队,红色基因得以传承,忠诚根基更加牢固,练兵备战是最强音。一旦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冲锋陷阵的时候,一定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。
自古以来,但凡重大变革,都离不开创新。
创新意味着不断向前,不屈不挠,不达目的决不罢休。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。老一辈革命家与蒋介石斗、与日本人斗、与美国人斗,从斗争中不断创新,直到我们完全胜利,建立了新中国,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。
毛主席不断创新:他创造性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完美链接,把阶级斗争理论成功的运用于中国特殊的革命实践,如,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《反对本本主义》;把辩证法思想成功的运用军事斗争实践,如,《矛盾论》《实践论》《论持久战》《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》,指引我们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。
刘伯承元帅不断创新:遵义会议后,他走上重要岗位,成为长征先遣队司令员,迎来人生闪光的时刻,也是最危急时刻。在瞬息万变的残酷环境中,他靠着卓越的指挥能力,指挥部队渡过金沙江、迈过彝族区、强渡大渡河、飞夺泸定桥,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被书写,没有军神刘伯承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,所以毛主席称赞刘伯承为“川中一条龙”。
聂荣臻不断创新:活学活用游击战精髓,创立了第一个抗日根据地——晋察冀抗日根据地,像插进日军后方的一把钢刀,闹的日本侵略者不得安宁,让“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。”
罗荣桓不断创新:在山东根据地总结反“扫荡”战斗经验,成功运用“翻边战术”,恢复了我敌后根据地,为把敌伪力量赶出山东创造了条件。
粟裕大将不断创新:三次斗胆直陈,使得全国战局加速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决战,不仅体现了战区优秀指挥员的战略素养和担当精神,更充分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解放全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。
纵观老一辈革命家军事生涯,他们从战争中研究战争,成功创造“翻边战术”“梅花战术”“蘑菇战术”以及“零敲牛皮糖”原则,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。
非凡的事业需要非凡的领导人才,非凡的领导人才成就非凡的事业。看看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这样的领袖;看看彭德怀、刘伯承、徐向前、贺龙这样的战将;还有那些牺牲的不计其数的红军将士,这样的领袖、战将集团、勇士集团结合在一起,演绎了惊天地、泣鬼神的精彩历史篇章。
“人类的历史何其漫长,人的生命又何其短暂,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辉映历史”。
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行列里集合了我们民族最先进的分子,那么,36位军事家则堪称民族觉醒和解放的杰出英才,就是与时代交相辉映的英雄人物。
(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,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,转载请联系授权)
总监制:周显喆
监 制:李庆领 王宜海
主 编:杨一鸣
编 辑:吴浩然
投稿邮箱:sdwj_new@163.com
小编微信:love1396722561